2013/6/14

〔座談會紀事〕社區想像分享--廢棄物再生與社區活化




活動主題:社區想像分享--廢棄物再生與社區活化
活動時間:06.08(六)14:00~17:00
主  講  人:孫銘德
參與人數:16人


雲和小客廳一直以來都十分推崇環保生活,也常和大家分享回收再生的觀念。這一天,我們邀請到左木工作室的孫銘德(阿德)老師,來和我們分享他的「自立生活」。


阿德老師具有水電、建築工程等專業背景,同時也是一位社區教育工作者,在講座的一開始,他就先和我們分享了幾個由回收廢材所製成的家飾、文具物件,並從這裡開始導入「物的改造」的概念。他提到,從「物的改造」,再到「人的改造」,是一個返樸歸真的過程,而透過器物改造,可以引動「一束鮮花」效應,達到「空間改造」的結果。





阿德老師的「自立生活」,有四個原則:自力、回收、簡單、實用,他除了身體力行,也帶著樹林某個社區的小朋友們一起做回收再創造。他說,回收再生物沒有產值,但不一定比較便宜。這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新」的定義是什麼?意義與價值又是什麼?

阿德老師也和我們分享他「撿東西」的經驗。自從開始撿東西之後,他的車上就隨時帶著一組能夠進行各種快速拆卸的「傢私」,有時在路邊看到廢棄的大型家具,就能當機立斷,拆卸帶回、或是截取想要的部份。「撿東西要懂得隨緣,不要強求。」阿德老師跟我們分享他的心得:「也要注意,不要玩物喪志」。


阿德老師身懷工程專業,在工地走跳二十年,承接過不少室內設計的案子。但他說,自己並不喜歡自稱室內設計師,也不認為自己是個一般定義的室內設計師。他認為,空間設計師負責的是把生活機能建構起來,但「美學」,則是居住者自己必須去思考的。他和我們分享了幾個他與理念相合的屋主一起合力完成的空間設計案,其中包括使用棧板、模版、回收建材等等方式,打造一個獨具氣質、高貴不貴的餐廳空間,當大家聽到整個改造案所花費的預算時,都紛紛嘖嘖稱奇。而阿德說,「我的收費跟一般室內設計師比起來相對便宜,但若是因為便宜所以來找我的,我是不接的。」

身為資深工程師,他知道各種傳統的工法、用途。更為了挑戰許多傳統師傅「沒人這樣用」的經驗,去尋找更多的solution、更多領域對同一物件、工具的不同用法與想像,從中融會貫通,達到「自立」的目的。「我因為立志成為全能的改造者,所以會去學很多複雜的工法。一般人只要力求簡單化,不要追求精緻的東西,花錢又不環保。」



阿德說,他答應承接的每一個空間改造計畫,都會和案主有許多的討論、互動,同時也會要求案主自己要親自動手做。「我會把我所知的盡可能教給他們」,阿德強調「裝潢解密」,他認為,這些技術和資訊不應該被專業人士所私藏,而是讓更多人知道,這樣除了能讓好的知識被廣為傳播之外,也免去了人與人之間不必要的猜忌與不信任。「這樣才是一個人與人之間的善循環」。他甚至為自己設定了一個公益\義務服務的額度,空間設計對他來說,是社會實踐的一種方式,「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的道路,而裝潢是我的修行,是我求道的過程。」

阿德目前擔任樹林一個社區基金會的執行長,未來更準備籌辦社區工藝教室,把他的觀念和技法散播給下一代的青少年。「其實我是在自廢武功」,阿德笑著說,他願意毫不藏私的把所學教出去,也給自己定下一個十年的時限,「我希望在這個社區努力推動十年,然後再換下一個社區,再十年。」

這一天的分享會結束的時候,早已超過預定時間很久了。大家反應很熱烈,會後阿德還繼續和小客廳的夥伴們聊了更多經驗。這是我們在雲和小客廳一路以來最開心的時刻:遇見志同道合的人、學到更多嶄新的視野,也讓我們對於未來的社區工作,有了更多想像的空間。